网站导航

电话
短信
地图
Store

门店信息

分类
美团上市在即 这段创业经历中王兴身边都有哪些功臣时间:2024-10-12 02:40:45

  回顾美团的发展历程,他们中的多数人都是从校内网时期一直追随王兴,他们是王兴的同学、校友,而对王兴有所帮助的也包括了他的妻子与父亲。

  在招股书中,除了大量外界关注的财务数据、运营数据外,美团点评还提及未来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管理层以及经验丰富及有能力的团队的持续服务,尤其是王兴,穆荣均和王慧文,对公司文化及战略方向的发展至关重要。

  回顾美团的发展历程,他们中的多数人都是从校内网时期一直追随王兴,他们是王兴的同学、校友等等。《九败一胜》一书曾清晰地记录了美团从千团大战中胜出的关键人才杠杆,优秀的人才可以撬动企业上台阶。

  “我觉得王兴是产品经理型的人,在他背后应该有一些很强的人在支撑他。我不认为他的战略非常强,美团网强在每条业务线上各司其职的人非常优秀。”王兴的竞争对手在书中总结。这样的观点持有者也包括投资过王兴竞争对手的金沙江创投合伙人朱啸虎。

  那么,美团在成长为巨头的过程中出现过哪些功臣?下文将逐一盘点。他们为美团的发展立下汗马功劳,也是王兴背后坚实的支柱。

  王慧文是王兴在清华大学的本科室友,读书时他和王兴一样都对电子工程专业课没什么兴趣,喜欢在一起聊创业和互联网,比如如何解决当时电商面临的几大障碍。

  2003年,王兴回国创业,找到了王慧文和中学同学赖斌强,他们在清华大学附近的海丰园租了房创办校内网,开始了创业生涯。

  当时,赖斌强负责前端代码,王慧文负责后端代码。后来王慧文理解了为什么王兴当时要找他,一方面他也是创业爱好者,另一方面,他俩搭档上实验课通常是王兴出主意他动手。他认为,自己是农民的儿子,得认认真真地干活。

  第一次创业,王兴和王慧文都缺少经验,后来和投资人沟通有问题,使得校内网融资失败,卖给了陈一舟。虽然初次创业失败,但留下的经验和教训成为后来美团成功的垫脚石。王慧文觉得对他自己的人生也是好事,因为挫折才懂得反省自己,更理智客观和冷静。

  卖掉校内网后,王慧文拿着钱在北京买了一套房,在大连买了一套房,然后和赖斌强一起周游世界一年。回来后和和赖斌强、陈亮创办了二手房网站淘房网,王兴则和穆荣均、杨俊等创建了饭否和海内网。

  2010年年底,王慧文的淘房网发展遇阻,原本他希望王兴能提供一些建议,却反倒接受了王兴的邀请,带着淘房网团队一起加入了美团网。

  当时,穆荣均负责美团网技术,杨锦方负责销售,郭万怀负责内部运营和宣传,没人做市场营销,王慧文带着淘房网团队接管了市场部,后来也培养和招募了一大批人才,例如陈敏鸣等,为美团网的市场和产品发展奠定了基础。

  王慧文加入美团时正值千团大战,但他认为真正有竞争力的同行大概就十来个。当时美团刚开了28个城市,开城是所有团购网站必须要做的选择,也是决定最后胜出的关键因素。

  在开城市数量这件事上,美团的主要考虑因素来自于对开城市能力和管城市能力的考量,王慧文带着队伍“边算账边开城市”,最后形成了外界总结的“农村包围城市”策略,在千团大战中“九死一胜”。

  王慧文后来解释,2013年、2014年、2015年在市场上做团购业务的主要同行是美团、大众点评和糯米,当时的美团大概开了100多个城市,大众点评和糯米基本上是20-30个城市。因为美团的城市比大众点评和糯米多很多,所以就被外界广泛认为是“农村包围城市”。

  这样一个策略也给了王慧文很多挑战,包括开董事会。他在很长一段时间很不愿意去开董事会,因为董事们都是住在北京和上海,而他们在北京上海的资源投入不足,导致在竞争中落后。2012年,美团还需要跟投资人解释北京上海的落后原因,到了2013年,投资人就认识到农村包围城市策略的威力,认可团队的策略选择。

  另外,美团在整个团购行业里融资额也比较低。校内网的创业经历给了他们在资金链上的教训,当窝窝团等竞争对手开始大肆挖人,线下投放广告时,美团在考虑每笔资金的性价比。

  2011年7月,美团网B轮融资5000万美元到账。王慧文跟王兴说,资本寒冬一来,如果商家觉得我们没钱了,就不敢合作了,我们得提前宣告自己有钱。于是有了王兴在新闻发布会上面对众多记者公示账户上6200万美元的那一幕,现场照片一时在网上疯传。

  一个多月后行业进入寒冬,资本市场,竞争对手拿不到钱,排名前列的团购网站开始拖欠商家账款、裁员,而美团网的风险一直控制得比较好,在扩张的步伐上虽然落后对方,但保住了第一阵营的位置。9月,一直被拉手网、窝窝团压着打的美团网开始反攻,一步一步走到现在。

  2012年年底,美团实现盈亏平衡后,要寻找业务新的增长点,王慧文提出去做新业务新产品,他重新组建一个新的产品部,大概看了五六个方向,最后定了外卖。他觉得,这将是一场不亚于团购的激烈竞争,所有不参与这场战役的团购网站都将在这一波O2O浪潮中出局。

  到2014年初,美团外卖团队有30多名成员,涵盖产品、研发、商业分析、市场、销售、运营、客服等等工种,并在全国各地组建独立的外卖城市团队,同时利用美团团购销售团队的优势。同一时期的主要竞争对手还有饿了么和百度外卖。王慧文觉得外卖行业不会很快分出胜负,因为参与者是百度阿里。后来的结局是百度退出,饿了么收购百度外卖后,和美团形成两家对峙的局面。

  2015年10月,美团和大众点评合并开始整合,从T型战略逐步转向餐饮、酒旅、综合三大业务架构。几次调整后,到店餐饮事业群、外卖配送事业群和餐饮生态平台被统一归进餐饮平台,由王慧文负责。

  2017年12月,美团再次调整架构,王慧文担任大零售事业群总裁,统筹生鲜零售、外卖、配送、餐饮B2B等业务,与姜跃平、郭万怀、王莆中、杨锦方组成大零售事业群班委。同时,王慧文还负责出行事业部,正式和滴滴铺开竞争。

  至此,美团点评也构建了现在的新到店事业群、大零售事业群、酒店旅游事业群以及出行事业部四大业务体系,王慧文统帅两个事业群。

  可以说,王慧文是王兴创业以来身边最关键的人物,在美团点评的每一次重要战役中都有他的身影。

  如果要总结美团在千团大战中胜出的关键因素,一定有强大的地推队伍,后面的关键人物则是干嘉伟。在初期,美团的销售团队靠执行力奠定了市场份额扩张的基础,团队规模扩大之后,再靠干嘉伟植入了成熟的直销地面队伍管理,才有了后来的规模。

  干嘉伟加入美团之前,是阿里巴巴B2B负责销售的副总。2011年7月,王兴完成第二轮融资后,受困于如何管理销售团队的问题,阿里巴巴的投资人就建议他去请教干嘉伟。那时美团网的管理层是典型的产品经理,并不擅长线月,王兴南下杭州,开始邀请干嘉伟到美团工作。为了挖动干嘉伟,王兴请了他六次,历时5个月,王兴终于说服干嘉伟担任美团COO,管理销售团队。

  拿干嘉伟的话说,和美团的产品经理风格相比,是“秀才和兵,要在一张桌子上吃饭,要互相理解,协同作战,是最大的挑战”。王兴意识到这是两个不同的世界,所以他才花那么大的精力把干嘉伟挖过来。

  干嘉伟来到美团之后,负责供应链管理,销售部、品控部、编辑部、销售支持部、客服部、商品团购部。当时下面还有杨锦方负责销售部,再下面有两名大区经理杨俊和邓仁健,一个大区经理分管50个城市的销售。

  12月,干嘉伟着手进行销售团队组织架构的调整,推出大区制,分为八个大区,大城市由大区经理直接带城市经理,中小城市则是三层结构:大区经理区域经理城市经理。

  干嘉伟将自己多年的销售经验用在美团销售团队建设上,除了设立八个大区,后期还明确销售管理制度,执行“狂拜访狂上单”业务策略等,打造“地推铁军”,迅速推升美团市场份额。

  美团的团队规模从2010年底的6、700人,到2011年中的2000人,到2014年5月已经接近6000人,因为经验匮乏,后来王兴才明白,管理体系建立得越早,越有利于团队的成长和业务的发展。实际上,他也是等到干嘉伟加入之后,才大规模地、系统地做这件事。

  后来干嘉伟开玩笑说,他觉得自己对美团最大的贡献是敢跟王兴吵架。吵架是干嘉伟在阿里巴巴学的,领导者要对客户、对团队负责,不能唯上。关上门,可以拍桌子、扔凳子,开门之后,是一致对外的。有时候干嘉伟会拍桌子,王兴不会。王兴极少激动,不感情用事,很讲道理,总是客观理性地看问题。在王兴那个工程师的世界里,并不了解销售的世界是怎样的。

  一位阿里前员工评价,干嘉伟在团购行业的低谷时期去了美团,还带去了一批阿里的子弟兵,不管出于何种目的,在某种意义上,他确实“挽救”了美团。

  2015年,干嘉伟兼任到店事业群总裁,在美团点评合并后,干嘉伟再担任美团点评到店餐饮事业群总裁,他用10个月时间,完成了两家公司线下团队的整合。而另一边,干嘉伟的前东家阿里开始扶持口碑、入股饿了么,与美团点评形成正面竞争。

  2016年7月,在王慧文接手由到店餐饮事业群、外卖配送事业群和餐饮生态平台整合成的餐饮平台的同时,美团点评设立了人才培养平台“互联网+大学”,干嘉伟出任首任校长。4个月后,网上开始传闻干嘉伟离职的消息。

  直到去年4月,高瓴资本才确认干嘉伟加入担任运营合伙人,干嘉伟正式离开美团。他曾经表示,“美团是我第三份工作,应该也是我最后一份全职工作。”

  在美团招股书的管理层持股部分,王兴持股11.4%,穆荣均持股2.5%,王慧文持股0.7%。穆荣均的持股比例比王慧文还高,但在公开资料中却少有出现。

  穆荣均是王兴在清华的师弟,校内网时期,他还正在百度做工程师,王兴会经常邀请他解决一些技术问题。

  穆荣均正式出现在王兴的创业历程中时,正值王慧文暂时离场,当时校内网被卖,王兴计划创办饭否网。穆荣均加入时,还从百度带来了工程师廖凯、郭万怀(王兴的妻子)等。

  穆荣均和王兴的合作创业,经历了饭否网的波折,美团网落后时的重重压力,他觉得他们都不是健谈的人,有点儿像君子之交,不过他们之间有很强的纽带,那就是在一开始还没熟悉起来就建立很强的信任机制。

  后来千团大战暂告段落,王慧文被调入产品部开发产品,兼任CTO的穆荣均和他一起开发了内部业务流程系统和客户关系管理系统。

  2015年7月,穆荣均被任命为首席人力官(CPO),掌管“大后方”。10月,美团和点评合并,团队开始迅速融合。一个月后,穆荣均和姜跃平协同分工负责人力资源及服务保障平台。目前,穆荣均在美团点评负责金融服务和公司事务。

  前文中提及,美团点评在招股书中表示,公司未来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管理层以及经验丰富及有能力的团队的持续服务。包括穆荣均在内,对文化及战略方向的发展至关重要。

  陈亮是王兴中学同学,也是校内网的早期员工,工程师之一。在校内网被卖后,他拒绝了王兴加入饭否网的邀请。

  当时陈亮受到了穆荣均的影响,觉得穆荣均有大互联网公司的技术背景,如果自己要继续创业的话,应该看看大公司是什么样的,于是陈亮加入了雅虎,带了几十个人的技术团队,也去硅谷待了好几个月。

  后来,陈亮和王慧文、赖斌强一起创立了淘房网,淘房网和美团网合并时,他也一并加入美团网,重新和王兴搭档。

  陈亮来到美团网后,主要负责移动部门,王兴要求他在美团网上线一周年时发布移动客户端第一版。当时的王兴正处在销售团队的管理难题以及激烈的竞争环境中,无暇顾及移动端。陈亮就自己想办法推广移动端,他找到支付宝谈合作,搞秒杀活动,2011年年底,移动端交易额占了美团网全年交易额的5%,陈亮有了理由向王兴要钱做推广。

  2012年,美团推广预算里的5%归给了移动部门,到年中,美团网移动端有了爆发性增长,到年底占了美团网全年交易额的30%。2013年,王兴给美团网移动定下的目标是交易额占比超过50%,到2014年年初,来自移动端的交易额已经接近70%。

  在美团移动端逐渐成熟后,美团网开始加大发展酒店团购业务。美团最早在2012年以传统团购模式涉足酒旅业务,后来酒店住宿业务成为美团内部“T”型战略里除了猫眼外的另一个孵化产品。2015年7月,美团正式设立酒店旅游事业群,陈亮担任总裁。2016年,美团点评开始加大在高星酒店业务上的投入,越来越直面携程的竞争。

  经过几次调整,2017年1月,王兴再宣布餐饮、酒旅、综合(餐饮之外的本地生活服务)三大业务架构,其中酒旅事业群与原美团平台合并,成立平台及酒旅事业群,由陈亮担任总裁。

  杨锦方加入美团的时候,正直千团大战,而王兴在这场激烈的竞争力并不拥有先发优势,因为校内网和饭否网这类互联网轻公司的创业,并没有教给他如何管理一个庞大的线下销售体系,而杨锦方有这方面的经验。

  杨锦方是清华大学科技创业者协会第二任会长,有过三年创业经历,后在甲骨文工作。2010年3月,杨锦方答应了王兴的邀请加入美团网,在杨锦方的眼里,王兴是一个出色的CEO,战略眼光很精准。

  2010年4月,杨锦方从北京带人到上海组建团队开直营站。之后美团和其他团购网站一样靠代理商模式迅速铺开,但到后来美团发现代理商模式素质良莠不齐,还是直营站更易于管理,就提出了代理商转直营的方案。

  这个时候,杨锦方被任命为负责销售的副总裁,成为销售团队的总负责人后,他开始激进的开站计划,大肆招兵买马。

  后来,在《九死一胜》的总结中,美团在2010年还在为进入前三而挣扎,而到2012年却已经稳居行业第一,其中做对的一件事,就是任命了杨锦方做销售副总裁,推出冬季攻势,快速开站,让美团网的规模做起来了。

  2012年3月,美团成立战略合作部,杨锦方转任战略合作副总裁,负责加强与政府、支付通道、电商及运营商等合作。目前,杨锦方在去年年底的架构调整中,和王慧文、姜跃平、郭万怀、王莆中组成了大零售事业群班委。

  除此之外,还有负责财务的副总裁郭万怀(王兴的妻子)、原COO杨俊、戴斌强、殷志华、美团外卖全国负责人沈鹏等等,他们在美团成长过程中立下了汗马功劳,也是王兴坚实的支柱。

  这其中甚至包括王兴开水泥厂的父亲王苗。不久前,王兴对The Information透露,美团经历了多次融资,但他至今没有卖过个人持有的美团股份,也由于没卖过股权,所以他还很“穷”,生活上需要依靠父母的帮助。王兴的高中班主任吴老师觉得,王兴家的经济实力起了很大作用,家里情况允许他不是为谋生而读书,也允许他失败。

  “感谢阿干(干嘉伟),感谢穆荣均,感谢老王(王慧文),感谢陈亮。我要感谢他们对我的支持帮助,以及容忍。因为每个人都有很多缺点,包括我也是,正是因为人有很多缺点,所以在工作中、在各个方面才需要团队,团队可以互相帮助、互相支持,必要时互相容忍。”

  “然后我要感谢所有的同事,是你们的共同努力才使美团能够一天天变得更好,不光现在的同事,还要感谢已经离开的,曾经为美团这个事情添砖加瓦的所有人。”

  (据李志刚所著《九死一生美团创始人王兴创业十年》等公开资料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