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可读性是指新闻方便阅读、吸引受众阅读下去并顺利接受信息的特性,通俗地说就是“有意思”。
融媒体时代,各媒体激烈竞争,增强新闻可读性不仅是生存之本,更是核心竞争力。新闻好不好,当然主要取决于新闻事件的影响力,而大多新闻没有那么大的影响力,不可能让不同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职业的受众都喜欢,但仍需努力使最大多数人读懂、爱读,这就要求记者呕心沥血精心去采写。现就新闻如何才能增强可读性,从把故事讲精彩、一定要到现场采访等方面谈一谈个人观点。
讲故事是新闻人的基本功。随着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中国与世界深度融合、相互激荡,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是宣传思想战线的重要使命任务。
受众有着天生的故事情节,谁会讲故事,受众就喜欢谁,不管是纸质新闻还是短视频。当然,新闻故事讲究的是“实”,却不能像文学作品那样存在想象、腻猜、推断。这里的所谓吸引人,是围绕着主题吸引人,是让受众在文中找到答案而读下去的吸引人。
既然要讲故事,就一定要注意细节描写。这些细节,要能具体生动地反映新闻事件的特征,还能体现人物的个性特征,增强新闻作品的感染力。受众接收信息,总是亲眼所见、亲耳所闻。
细节好似把受众带入新闻现场,人物的某句话用来突出人物精神特质等等,好像把新闻场面、人物甚至人物的面貌、行动、语言、性格等呈现在受众的眼前,使受众如身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悟其情,从而增加可读性。
例如,本人写的一篇报道《边境线的活界碑——记全国优秀员、名事界务员杨天才》中有这样一段描述:“除了毒蛇和蚂蟥叮咬,杨天才还踩过一次压发雷,‘我训练过,感觉左脚脚下一软,就不敢抬了,抬起我就完了。’当时,杨天才踩着地雷站了很长时间,脑中想到了可怕后果,冒出了一身冷汗。
可他按照培训方法,用力踩着左脚的同时,右脚也用上了劲,猛力向右翻身跳开。‘砰——’地雷爆了。躺在地上的杨天才摸摸脚、腿,完好无损。”用这样的细节描写,体现了杨天才边境巡逻的凶险,增强人们更好地理解巡边是多么的凶险。
“言而无文,行之不远”。新闻语言的基本特征就是“准确、简洁、鲜明、生动”。要让受众“享受”思想这一抽象过程,不可或缺优美的文字、形象的表达。什么样的文字才是优美有可读性和感染力的呢?
二是要有文采。不是干巴枯燥地讲述,不是说教式发表见解,而是运用比喻、对比、渲染等修辞手法,将文章写得形象生动,文采飞扬,通俗易懂,从而把新闻事实的本质准确无误地传达给受众,能够让受众正确无误地理解作者的意图,把新闻事实的悲喜变成受众的哀乐,使新闻起到教育意义。
荣获“中国新闻奖”通讯一等奖的《“我要做一个诚信的人”》一文中,讲述74岁主人公吴兰玉老人的丈夫、儿子因医病欠债5.5万元却先后去世,她努力捡废品还债的诚信故事。文中不拔高、不渲染,完全用生动详尽的事实、具有生活气息的语言来突出人物的事迹和精神。文中这样写道:
“吴兰玉每天天不亮就出门,黄昏时才拖着疲惫的脚步回家。收拾好捡来的废品,喘口气儿,煮一碗没有油花的土豆面疙瘩汤,算是吃了一天里的一顿正餐。第二天早早出门,把废品背到收购站卖掉,将换得的几元钱小心掖好,接着走街串巷……她就这样风雨无阻地捡拾着废品,重复着一个又一个艰辛、凄苦的日子。”短短几句话,浓缩了主人公捡废品还债的很多信息,简洁而精炼。
任何新闻都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和一定的环境下产生的,这就是新闻背景。受众接受一条新闻,不仅想了解新闻现象的产生,还想了解新闻为什么发生,这个“为什么”就是新闻背后的新闻,也很具有吸引力。
新闻背景具体什么时候出现,没有固定的模式,需要解释新闻发生的背景时,该用就用,用来深化新闻主题、拓宽读者视野、突出新闻事实,表达政治倾向等,从而起到可读性的作用。
我在《元阳“哈尼哈巴”靠谁传承》这篇报道中,由于很多受众对哈尼族的“哈尼哈巴”是什么并不了解,对其为什么出现传承断层更不清楚,所以,我在文中用了大量的背景进行解释。
在文章的一开始,便解释了什么是“哈尼哈巴”:“哈尼族在漫长的农耕生活中创建了一套完整的风俗礼仪、伦理道德、典章制度、文学艺术、民间生产知识等体系,并以庄重、典雅、古老的‘哈尼哈吧’歌唱调式传唱,其融汇古今,内容十分丰富,涵盖哈尼族社会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堪称哈尼族口传文化的‘百科全书’。”
当写到“哈尼哈巴”要由当地德高望重的“莫批”传唱时,又及时解释了什么是“莫批”:“在哈尼族里,‘莫批’相当于哈尼文化的主要传承人,必须通晓哈尼族四季生产调、哈尼族祭祀仪式等知识。一般确定‘莫批’继承者有两种方式……”
当写到“哈尼哈巴”传承面临的窘境时,又及时穿插了背景:“由于社会环境的改变,不少哈尼族青年纷纷离开村寨外出打工,逐渐对梯田农耕文化的情感淡漠,也没人愿意专门在村寨里学习这些内容多而繁杂的歌唱调式——民族文化在传承上出现了严重的断层。”
人是感情动物,新闻报道中的人情味成分愈多,可读性就愈高。记者要有一颗仁心、一身正气,要学会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标准来衡量受众的憎恶,并能尊重报道对象,从而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
比如,以人为本,挖掘能体现主人公所展现出来的善良、无私、勇敢、助人为乐等事件要素,展现出主人公具备吸引力的优良品质,传递正能量,从而调动受众的积极情绪和兴奋点,引起共鸣。
例如,在三年抗击新冠疫情的新闻报道中,媒体无论是报道街道志愿者、医务工作者还是小区邻居等,展现出众志成城战胜疫情的精神,展现出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团结、为他人着想等优良品质,感动着故事内外的人,对我国战胜新冠疫情注入了巨大正能量。
第三招:结尾处可作简单议论、抒情,起到点拨主题、升华主题、正确引导舆论的作用。
在新闻写作中,记者总会有些话如鲠在喉,不得不说,用来升华、点拨主题,渲染气氛,指引方向。
这种情况下,就可以在文章的章节衔接处或者文章结尾处,加入“记者手记”或“短评”进行简练精粹和议论或者抒情,既能表达对“真善美”的弘扬,对“假丑恶”的鞭挞,又能直抒胸臆,揭示事物的内在意义,真切自然地打动人,既能对新闻事件亮明态度、引导舆论,又能对新闻事件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从而引起受众的同理心,产生共鸣。
例如,我在《群众口碑 红河忠魂——追记红河州优秀员、红河州发改委原副主任李文勇》这篇人物报道中,就在每一节结束与结尾处,都采用了记者感言的形式进行了评论。
例如,在文章的第一节结束后加上了一段议论:“记者感言:其实,在人民群众心目中,不管官员个子的大小,只要能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为民做主,敢于承担,就是真正顶天立地的‘大个子’,才是一个顶天立地的大写的‘人’。”
文章结尾处,又加上了一段议论:“记者感言:‘李大’的人格魅力,在于他高尚的气节,清廉的作风,用权不徇私的情怀;在于他执政为民、为民圆梦的大义之举;在于他放下架子、扑下身子、勇气十足的实干精神。人民群众真正喜欢的,是千千万万‘李大’式的好干部——李文勇永远是党员干部学习的榜样。”
记者要脚踩泥土,心中有光,一定要和人民群众用心去交流,对事件用心去感受、用眼去观察、用行动去求证,也只有到了现场,才能调动五官,体验到五味,报道出来的新闻,才能“色香味”俱全。
只有感动自己,才能让受众“悲喜”交加,才能让受众找到与其切身利益相关的共同点,才能深深地吸引受众。
也只有到达了现场,才能拍到一些图片、视频等,移植到融媒体新闻中,更能增加新闻可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