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电话
短信
地图
News

新闻资讯

分类
【视频资讯新闻】四十不惑 继往开来——庆祝中国戏剧奖·梅花表演奖(中国戏剧梅花奖)创办40周年研讨会召开时间:2024-10-28 06:07:56

  12月11日,在北京迎来今冬第一场瑞雪之际,由中国文联、中国剧协主办的庆祝中国戏剧奖·梅花表演奖(中国戏剧梅花奖)创办40周年研讨会在京举办。“梅花奖”的主办方、评委、获奖者代表等齐聚一堂,共同回顾畅谈“梅花奖”在我国戏剧表演领域里的重大贡献和在推进我国戏剧艺术繁荣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为“梅花奖”今后的发展建言献策。

  中国文联党组成员、国内联络部主任谢力出席研讨会并讲话。中国剧协名誉主席、京剧表演艺术家尚长荣,中国剧协主席、话剧表演艺术家濮存昕,中国作协副主席、中国剧协副主席陈彦,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副司长黄小驹,中国剧协顾问、京剧表演艺术家刘长瑜,中国剧协副主席沈铁梅、李树建、韩再芬,以及李政成、曾小敏、单雯、王丽达、涂松岩、姜志涛等梅花奖获得者、梅花奖评委代表出席会议并发言。研讨会由中国剧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陈涌泉主持。

  谢力在讲线年来,“梅花奖”已成为我国戏剧领域最有特色、最富魅力、最具权威、最受瞩目的标志性文艺大奖。她代表中国文联党组对梅花奖获得者提出了四点希望:坚定文化自信,肩负起赓续中华文脉的使命担当,传递好戏剧事业生生不息的接力棒;坚守人民立场,以深厚的人民情怀和守正创新的精神不断推出更多精品力作;坚持践行德艺双馨,发挥示范引领的作用,着力打造健康有序、山清水秀的戏剧生态;坚持开放包容,讲好中国故事,在世界戏剧舞台上彰显中国戏剧的独特价值与魅力。

  中国剧协分党组副书记、秘书长、一级巡视员傅亦轩,中国剧协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薛长绪、王春梅,中国文联戏剧艺术中心主任李小青,以及各地剧协负责人、戏剧界青年学子、新闻媒体等约200人参加会议。

  京剧表演艺术家尚长荣回顾了自己与“梅花奖”的缘分:“我有幸3次获得了‘梅花奖’,这是我舞台生涯中莫大的荣幸和激励,通过‘梅花奖’以及梅花奖艺术团,我不仅走遍了神州大地,还出国到欧美、澳大利亚等地演出,让更多的外国朋友了解了我们中国,认知我们中国。”他说:“40年人不惑,但对于奖项来说,还很年轻。随着文化事业的发展,我们更要始终保持着敬畏之心,以自信自强自立的姿态锻造梅花精神,挖掘更多的‘梅花’,呵护更多的‘梅花’成长。”尚长荣希望戏剧人修炼内功,回归本心,让这朵梅花更纯粹、更自由地绽放。

  回顾“梅花奖”的发展历程,话剧表演艺术家濮存昕十分感慨:“梅花奖一路芬芳,见证了中国戏剧事业的发展,推动了中国戏剧表演艺术人才的茁壮成长,薪火相传。梅花奖是独秀群芳雪中香。舞台上的精彩,源自台上、台下、幕后,那些酷暑严寒的苦干和付出。梅花奖虽是演员的奖项,但实际上褒奖的是一个中国戏剧表演艺术家背后的创作团队,是台前幕后整个剧团的集体荣耀。梅花奖是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文艺繁荣发展的一面旗帜,是中国戏剧繁荣发展的一座灯塔。以梅花奖演员为代表的戏剧工作者,在戏剧舞台上以高度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演绎着一个个特点鲜明的人物形象,讲述着精彩纷呈的中国故事。”

  中国作协副主席、中国剧协副主席陈彦在讲话中指出,演员是复活历史、表现现实最直接而有力的生命媒介,因为有了演员这面镜子,而让我们懂得了更多有关精神生命样貌修复与自我完善,以及与他者、社会、现实相适配的道理。梅花奖演员不仅是一种行业标识,更是已经点亮在老百姓心中的表演艺术的最高火光。梅花奖40年的风雨兼程,让我们看到了表演艺术家的锲而不舍、孜孜以求;也看到了所有呵护者、托举者的甘当人梯、无私奉献;更让我们看到一种与人民接通了意愿与情感的事业,所必然释放出的持久温度与力量。

  在梅花奖的历史中,有无数前辈戏剧家为艺术的薪火相传辛勤耕耘。京剧表演艺术家刘长瑜说:“我是首届梅花奖获得者,剧协不仅给了我荣誉,也培养了我,我特别感恩。我一定要回报,把我的生命价值献给戏曲艺术的传承和发展。”

  如今,一大批“梅花奖”获得者已成为各剧种的领军人物和中坚力量,为剧种的传承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40年间,梅花奖评出的726位表演艺术家已成为飞速发展的时代进程中坚守艺术理想、肩负文化使命,推动戏剧艺术守正创新、繁荣发展的中流砥柱。

  中国剧协副主席、二度梅花奖获得者韩再芬表示:“感谢‘梅花奖’这座戏剧人的灯塔,每个院团有一个获‘梅花奖’的演员后,院团的机遇就多了很多。‘用作品说话,用人品做事’,是我以及我们剧团对‘梅花奖’的态度,也是我们争夺‘梅花奖’坚守的原则。”

  中国剧协副主席、二度梅花奖获得者李树建说:“在基层和地方院团,荣获一个‘梅花奖’,可以救活一个剧团,甚至可以救活一个剧种。今后,我一定不负厚望,力争做一个胸中有大义、心里有人民、肩头有责任、笔下有乾坤的豫剧人。”

  中国剧协副主席、梅花大奖获得者沈铁梅充满深情地说:“我是时代与机遇成就的幸运儿,特别感谢中国剧协在40年前遵循艺术的发展规律,尊重戏剧是角儿的艺术,设置了这个奖项,为中国戏剧培养了无数名家,通过名家的传承,弘扬了中国戏剧源远流长的虚实相生、功法严谨、流派纷呈、推陈出新的美学精神。”

  中央音乐学院声歌系教授王丽达认为,“梅花奖”让戏剧人拥有了自己的家园,拥有了奋斗的力量和发展的方向。我们要为弘扬中华戏剧事业砥砺前行。

  话剧演员、“梅花奖”获得者涂松岩对奖项的设立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认为,“梅花奖”极大地激励了广大戏剧表演者的创作热情,“梅花奖”的评选代表着我国戏剧艺术的最高水准和最前沿的审美趋势。“梅花奖”的推广也极大地提升了我国戏剧艺术的国际影响力。

  黄小驹代表文旅部艺术司发表了致贺词,“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梅花的品格也是戏剧人的品格。‘梅花奖’创办40年来,戏剧工作者傲雪凌霜、迎风绽放,上下求索、砥砺前行,坚定了坚守民族文化之根、传承传统文化之魂的文化立场,锻造了戏剧人海纳百川、兼收并蓄、屹立于世界戏剧之林的文化自信。”

  40年来,“梅花奖”注重发现优秀戏剧人才、助力青年演员成长,许多基层一线戏剧演员由此带动院团发展,成为地方戏剧院团的管理者、地方戏剧文化的代表和每个剧种的领军人物。

  在谈到梅花奖演员肩负的时代重任时,“梅花奖”获得者李政成、单雯和曾小敏纷纷表示,在新时代,“梅花奖”赋予了我们更大的责任。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每一位“梅花奖”获得者需要自觉承担的责任。“梅花奖”演员要在“梅花奖精神”的感召下,始终坚持德艺双修,坚持守正创新,薪火相传,要守住戏曲这一方舞台,用自己的努力回馈每一份信任和喜爱,应该主动更多地承担社会责任,要让更多的观众看到戏曲之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全民族的文化自信。获奖从来都不是终结,而是艺术上的再出发。

  亲历、见证了“梅花奖”的创办和发展的创始单位、《中国戏剧》杂志原主编姜志涛深情回顾了创办“梅花奖”时的艰辛历程。他说:“创办‘梅花奖’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也是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过程,特别是初期阶段遇到了诸多困难。正是一代又一代的老专家、老艺术家、老领导等为梅花奖的创办发展呕心沥血,才有了如今‘梅花奖’的累累硕果。”

  在听取大家的发言后,中国剧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陈涌泉进一步指出:“戏剧艺术承载着民族文化之根,以绵延上千年的东方审美意趣,构筑着中国人的精神家园。40年来,‘梅花奖’传承中华文脉,推动出人出戏、服务社会大众、书写时代华章,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我们要不断分析研究当前戏剧艺术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新问题,不断改进提高‘梅花奖’评奖工作水平,将‘梅花奖’越办越好。”

  “梅花奖”既是荣誉,也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40年是一个新的起点。获奖演员纷纷表示,今后要创作出更多激励人心、弘扬正能量、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戏剧作品,做一名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的文艺工作者,团结更多热爱戏剧的人,为繁荣当代戏剧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据日前召开的全国农业科技工作会议消息:围绕建设农业强国战略需求,我国将谋划设立一批重点实验室、大科学装置,建设一批农业科学实验站和数据中心,大力发展新型研发机构,抓好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建设。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作为一种新兴清洁能源,为光伏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近日,北京大学联合国内外多个研究组,提出高密勒指数晶面相干生长提升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性能的新策略。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自然》。

  24日,国家航天局在北京举办实践十九号卫星载荷交付仪式。此次交付的实践十九号卫星搭载载荷包括主粮作物、经济作物、微生物航天育种载荷以及空间技术试验载荷等二十大类。

  “1公斤DNA便可以装下全世界数据。”日前,北京大学张成、钱珑联合研究团队与合作者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并行“印刷”DNA存储策略,成功将信息打印在DNA分子之上,犹如在白纸上批量印刷信息。

  日前,国仪量子发布全球首个AI电子顺磁共振波谱仪,该系列产品不仅具备AI功能,还将关键核心指标——信噪比提至全球最高水平的10000:1,取得顺磁共振波谱学领域的重大突破。

  一项研究表明,自2001年以来,全球由森林火灾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激增了60%。相关研究10月17日发表于《科学》。

  近日,中国科学院、国家航天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联合发布《国家空间科学中长期发展规划(2024—2050年)》(下称“规划”)。规划提出了中国有望取得突破的五大科学主题和17个优先发展方向。其中,在“宜居行星”主题中,太阳系考古、地外生命探寻等优先发展方向备受关注。

  免疫检查点阻断(ICB)是一种重要的癌症疗法,遗憾的是,该疗法应答率偏低——对少数产生应答的患者疗效显著,对大部分患者却难以奏效。因此,如何提高ICB治疗应答率成为癌症治疗的一个关键问题。

  近日,西北工业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臧渡洋团队成功制备出地球上最“长寿”气泡,在声悬浮条件下气泡保持时间可达23分36秒,且在被直径0.8毫米的热铜针穿透时,悬浮气泡仍能保持不破裂。

  近日,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新疆理化所”)发布了一项引人注目的研究成果:科研人员以地球玄武岩为原料模拟火星壤,并通过熔融拉丝技术,将其制备成连续模拟火星壤纤维。这意味着未来人类有望就地取材,建设火星基地。相关研究论文于日前发表于国际期刊《交叉科学》。

  10月23日是今年的霜降节气。有人会问,“霜降”的霜从哪里“降”?是像雨和雪一样从天上降下来吗?二十四节气中,霜降与白露、寒露等都反映了气温下降带来的变化,露和霜又有什么区别?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以下简称南海海洋所)研究员詹海刚团队与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研究员冯明等合作,首次从全球尺度上揭示了涡旋在驱动海洋次表层热浪/冷浪事件中的关键作用,并指出涡旋会放大全球变暖对次表层极端温度的影响,加剧强热浪/冷浪的发生。近日,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自然》。

  银线秒,就可以把青海的绿色能源输送到1500多公里之外的河南;一秒的输电量足够一个家庭使用两年……这就是神奇的特高压输电工程。

  随着科幻氛围日渐浓厚,我国科幻创作队伍和读者队伍都在迅猛增长,科幻作家的创作热情高涨,中国必将成为科幻文学创作的热土。

  近日,中国科学院、国家航天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联合发布《国家空间科学中长期发展规划(2024—2050年)》,规划部署了我国在空间科学研究领域拟突破的五大科学主题和17个优先发展方向。

  记者21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了解到,由该院孵化的中科永安(安徽)科技有限公司实施的新一代智能化环保型压缩空气泡沫高效灭火技术工程化研发项目,近日通过安徽省重大科技成果工程化研发项目验收。该技术通过优化泡沫生成与喷射系统,可应用于各类复杂火灾场景中高效灭火,尤其对锂电池灭火具有显著效果。

  近日,香港城市大学(以下简称港城大)成功研发出新型器件结构,可大幅提升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稳定性和效率,并简化生产工序、降低成本。研究显示,团队在改善二氧化锡层的氧空位缺陷后,器件的能源转化效率已超25%。

  记者21日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获悉,我国首个暗能量射电探测实验项目——天籁实验阵列,成功被平方公里阵(SKA)大射电天文台组织认证为SKA探路者项目,将为SKA提供新的科学探索机遇。

  科研工作不仅需要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更需要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持之以恒的毅力。